為什麼讓選手搭商務艙比較好?從運動醫學談「經濟艙症候群」影響
編按:為避免東奧引發的「經濟艙爭議」再次發生,體育署於日前表示,8月22日出發的帕運選手、教練,都將搭乘商務艙出發。不過,究竟為什麼讓運動選手搭經濟艙會引起反彈?除了舒適度等因素外,其實避免「經濟艙症候群」發生,更是運動醫學需要考量的一環。
為了避免日前東京奧運引發的「經濟艙爭議」。體育署全民運動組長呂忠仁已承諾,8月22日出發的帕林匹克運動會(帕運)選手、教練,機位都將搭乘商務艙。「經濟艙症候群(Deep Venous Thrombosis)」也是運動醫學中需要考量的一環。
輕忽「經濟艙症候群」恐釀其他併發症,嚴重可能危害生命
經濟艙症候群,是指長時間在狹小的空間坐著,血液不流通之外,再加上飛機的氣壓變化,使得腿部的靜脈內血液形成血塊,變成深層靜脈栓塞阻塞血管,甚至造成其他併發症,嚴重時血塊順著血流阻塞肺部,甚至可能危害生命。
這樣的疾病也常常發生在需要長時間久坐的行業,比如司機、警衛等,發生後好好控制服藥、急性期有時候會需要搭配導管手術,大多可以控制症狀,但還是可能有靜脈曲張等後遺症。
耐力運動員,比一般人多出許多會導致靜脈血栓的因素
耐力運動員比起一般人更多了許多會導致靜脈血栓的因素:在競賽期間因為運動造成反覆的「微創傷」、血管內皮損傷、因為運動導致脫水以及血液濃縮。這些靜脈血栓較常出現在下肢,初期有可能和下肢拉傷、膝關節後囊腫造成的疼痛混淆。
國外曾有案例是患者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次日早上乘車數小時後出現左下肢腫脹、疼痛症狀,隨後出現呼吸困難、勞累時頭暈。直到鐵人三項賽結束三週後才被正確診斷出問題來自靜脈栓塞。
有時上肢反覆激烈運動,如棒球、排球等也會導致運動員的靜脈血栓出現在不常見的位置,例如腋鎖骨下靜脈破裂導致血栓形成。有些運動員本身服用口服避孕藥,也是可能加重血栓形成的因素。
運動員如果賽後需要長途車程無法起身活動,或是長途飛行,都可能把因為運動本身導致的危險因子和交通因素久坐無法活動的危險因子相加,提高風險。
因此運動員在耐力競賽後避免長途車程,選擇離競賽場地相近的休息地點是較合理的考量。如果真的要長途飛行,應盡可能避免久站久坐、預先穿著醫療用彈性襪、適時補充水分,來減少風險。
作者
林杏青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兼任主治醫師
吳欣岱醫師:血管外科醫師、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會長
(※本文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授權提供 )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 SMA】/【官網:台灣運動醫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