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選對「運動時穿的胸罩」?醫教你「1張表」速查

文/林杏青

盡量減少乳房不適和尷尬
運動期間過度的乳房晃動通常與乳房不適有關,並且會讓一些女性在運動時感到尷尬。在跑步和跳躍等活動中,因為乳房本身的結構支撐不足,未穿胸罩的乳房上下移動可多達12厘米。過重的乳房可能將軀幹向前拉,造成姿勢上容易駝背。可能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頭痛和頸部、背部和手臂疼痛。為了避免這兩個因素變成活動上的障礙,增加乳房的外在支撐很重要。我們應該將胸罩視為必不可少的運動裝備,而不僅只是「內衣」。

影響乳房支撐的因素

  1. 年齡:乳房主要由皮膚支撐。皮膚的彈性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使支撐性變差。因此懷孕後及老年女性會比年輕女性需要支撐性更強的胸罩。
  2. 尺寸:乳房較大的女性需要支撐性更強的胸罩。
  3. 運動類型:不同類型的運動會導致不同的乳房晃動。垂直運動更多的運動晃動大(例如騎馬較自行車多、跳躍較步行多);下肢快速移動的運動晃動大(例如跑步與步行相比較多)。

胸罩的設計種類

有3種基本類型的胸罩可供選擇:

  • 時尚胸罩(日常活動中穿的胸罩)
  • 露臍短上衣(沒有罩杯的胸罩將兩個乳房緊貼胸部)
  • 運動胸罩(罩杯有支撐的運動胸罩)

如果只需要低支撐性(例如年輕、乳房較小且只是走路),露臍短上衣可能就足以提供足夠的乳房支撐。但如果需要高支撐性(例如年長、乳房較大且正在跑步),則可能需要高支撐性的運動胸罩或合併運動胸罩和露臍短上衣以獲得足夠的支撐。
該如何選對「運動時穿的胸罩」?醫教你「1張表」速查|Uho優活健康網

(不同的年紀以及運動方式,就該選擇穿著不同支撐度的胸罩。圖片提供: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合適的胸罩應大小適中、包覆度高,減少乳房位移

支撐性胸罩應盡量減少乳房移動,移動得越少越好。然而即便是支撐性好的胸罩也可能會讓人不舒服。以下是一些選擇重點:罩杯下的束帶應由強韌寬大的彈性材料製成以支撐乳房,越大的胸罩尺寸需要越寬的束帶。肩帶應該寬且有襯墊避免勒住肩膀。乳房必須完全包在罩杯中,以有效限制乳房晃動。如果胸罩有鋼圈,大小必須適中,應該貼在肋骨上而不能壓住乳房組織。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鋼圈,請選擇無鋼圈胸罩。前帶應位於您的胸骨上,而不是壓在乳房上。材料也應該選擇吸汗高彈性材料。

參考資料:澳洲運動醫學學會

(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uho.com.tw/article-56431.html

為什麼讓選手搭商務艙比較好?從運動醫學談「經濟艙症候群」影響

編按:為避免東奧引發的「經濟艙爭議」再次發生,體育署於日前表示,8月22日出發的帕運選手、教練,都將搭乘商務艙出發。不過,究竟為什麼讓運動選手搭經濟艙會引起反彈?除了舒適度等因素外,其實避免「經濟艙症候群」發生,更是運動醫學需要考量的一環。

為了避免日前東京奧運引發的「經濟艙爭議」。體育署全民運動組長呂忠仁已承諾,8月22日出發的帕林匹克運動會(帕運)選手、教練,機位都將搭乘商務艙。「經濟艙症候群(Deep Venous Thrombosis)」也是運動醫學中需要考量的一環。

輕忽「經濟艙症候群」恐釀其他併發症,嚴重可能危害生命

經濟艙症候群,是指長時間在狹小的空間坐著,血液不流通之外,再加上飛機的氣壓變化,使得腿部的靜脈內血液形成血塊,變成深層靜脈栓塞阻塞血管,甚至造成其他併發症,嚴重時血塊順著血流阻塞肺部,甚至可能危害生命。

這樣的疾病也常常發生在需要長時間久坐的行業,比如司機、警衛等,發生後好好控制服藥、急性期有時候會需要搭配導管手術,大多可以控制症狀,但還是可能有靜脈曲張等後遺症。

耐力運動員,比一般人多出許多會導致靜脈血栓的因素

耐力運動員比起一般人更多了許多會導致靜脈血栓的因素:在競賽期間因為運動造成反覆的「微創傷」、血管內皮損傷、因為運動導致脫水以及血液濃縮。這些靜脈血栓較常出現在下肢,初期有可能和下肢拉傷、膝關節後囊腫造成的疼痛混淆。

國外曾有案例是患者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次日早上乘車數小時後出現左下肢腫脹、疼痛症狀,隨後出現呼吸困難、勞累時頭暈。直到鐵人三項賽結束三週後才被正確診斷出問題來自靜脈栓塞。

有時上肢反覆激烈運動,如棒球、排球等也會導致運動員的靜脈血栓出現在不常見的位置,例如腋鎖骨下靜脈破裂導致血栓形成。有些運動員本身服用口服避孕藥,也是可能加重血栓形成的因素。

運動員如果賽後需要長途車程無法起身活動,或是長途飛行,都可能把因為運動本身導致的危險因子和交通因素久坐無法活動的危險因子相加,提高風險。

因此運動員在耐力競賽後避免長途車程,選擇離競賽場地相近的休息地點是較合理的考量。如果真的要長途飛行,應盡可能避免久站久坐、預先穿著醫療用彈性襪、適時補充水分,來減少風險。

作者

林杏青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兼任主治醫師

吳欣岱醫師:血管外科醫師、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會長

(※本文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授權提供 )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 SMA】/【官網: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原始文章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81736

世錦賽柔術隊醫分享:選手運動傷害用藥禁忌、減重過磅後回補經驗

國際運動比賽場上運動員競爭激烈,而運動員在場下靠著隨隊隊醫的細心照顧,才能快速復原重新上場比賽,甚至一旦運動員受傷,在治療用藥更是必需謹慎小心,尤其要避開使用含有禁藥成分的藥物。對於「柔術」此項目涵蓋寢技、對打、演武,以及推行中的格鬥,隨隊隊醫必需掌握哪一些要訣,才能幫助選手在場上爭取佳績,同時也兼顧防疫重要使命呢?


2021年末,在全球COVID 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應台灣柔術總會徵召,擔任2021年國際柔術聯盟(Ju-Jits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JJIF)阿布達比柔術世界錦標賽隨隊醫師。隨隊任務內容涵蓋防疫規劃、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及其他內科系疾病之治療、場邊防護、格鬥競技減重營養。(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疫情下,國際比賽運動員運動傷害處理有要訣 *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 「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以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12日聯合舉辦111年度學術研討會,特別邀請知名運動員與實際疫情期間隨隊出征的跨領域運動醫學專家會談,討論後疫情時代的運動賽事型態變化,以及疫情下運動傷害處理的要點。同時揭露新冠肺炎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部份病患康復後仍產生「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 syndrome)」。

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的步調,然而運動員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疫情下的運動賽事有哪些挑戰,運動員與運動醫學團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2021年末,在全球COVID 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應台灣柔術總會徵召,擔任2021年國際柔術聯盟(Ju-Jits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JJIF)阿布達比柔術世界錦標賽隨隊醫師。隨隊任務內容涵蓋防疫規劃、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及其他內科系疾病之治療、場邊防護、格鬥競技減重營養。此番隨隊經歷,也見證了世界其他國家對運動賽事防疫與台灣思維、執行的差異。台灣運動代表隊檢疫和感染控制方面相形之下非常嚴謹,本次無人感染新冠肺炎。

「柔術」與柔道、巴西柔術都不同

台灣柔術總會承襲國際柔術聯盟之「柔術」項目,涵蓋寢技、對打、演武、以及推行中的格鬥柔術,知名度尚不如其他已列入奧運的技擊專項,無論資源或練習人數都不同於相似的專項運動「柔道」,亦不等同於僅有寢技柔術之「巴西柔術」。

隊醫隨隊治療需要注意不能使用禁藥

隊醫隨隊治療和一般門診治療不同之處,在於藥物選用必須顧及禁藥使用,治療目標也不單純以健康為主必須顧及競技表現。舉例而言,注射性治療之藥物選用以葡萄水增生治療,而不能使用類固醇注射控制疼痛。

此次隨隊中亦有場邊貼紮腳踝,反而可能在纏鬥中成為對方攻擊之目標,必須討論是否進行貼紮之議題。格鬥競技當中競技減重過磅並回補,也是一大議題,如何減重但同時盡量不影響體能,過磅後快速回復水分和身體能量,在量級中佔有優勢,隊醫也透過遠端國訓中心營養師的協助,順利完成目標。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6/8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