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錦賽柔術隊醫分享:選手運動傷害用藥禁忌、減重過磅後回補經驗

國際運動比賽場上運動員競爭激烈,而運動員在場下靠著隨隊隊醫的細心照顧,才能快速復原重新上場比賽,甚至一旦運動員受傷,在治療用藥更是必需謹慎小心,尤其要避開使用含有禁藥成分的藥物。對於「柔術」此項目涵蓋寢技、對打、演武,以及推行中的格鬥,隨隊隊醫必需掌握哪一些要訣,才能幫助選手在場上爭取佳績,同時也兼顧防疫重要使命呢?


2021年末,在全球COVID 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應台灣柔術總會徵召,擔任2021年國際柔術聯盟(Ju-Jits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JJIF)阿布達比柔術世界錦標賽隨隊醫師。隨隊任務內容涵蓋防疫規劃、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及其他內科系疾病之治療、場邊防護、格鬥競技減重營養。(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疫情下,國際比賽運動員運動傷害處理有要訣 *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 「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以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12日聯合舉辦111年度學術研討會,特別邀請知名運動員與實際疫情期間隨隊出征的跨領域運動醫學專家會談,討論後疫情時代的運動賽事型態變化,以及疫情下運動傷害處理的要點。同時揭露新冠肺炎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部份病患康復後仍產生「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 syndrome)」。

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的步調,然而運動員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疫情下的運動賽事有哪些挑戰,運動員與運動醫學團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2021年末,在全球COVID 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應台灣柔術總會徵召,擔任2021年國際柔術聯盟(Ju-Jits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JJIF)阿布達比柔術世界錦標賽隨隊醫師。隨隊任務內容涵蓋防疫規劃、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及其他內科系疾病之治療、場邊防護、格鬥競技減重營養。此番隨隊經歷,也見證了世界其他國家對運動賽事防疫與台灣思維、執行的差異。台灣運動代表隊檢疫和感染控制方面相形之下非常嚴謹,本次無人感染新冠肺炎。

「柔術」與柔道、巴西柔術都不同

台灣柔術總會承襲國際柔術聯盟之「柔術」項目,涵蓋寢技、對打、演武、以及推行中的格鬥柔術,知名度尚不如其他已列入奧運的技擊專項,無論資源或練習人數都不同於相似的專項運動「柔道」,亦不等同於僅有寢技柔術之「巴西柔術」。

隊醫隨隊治療需要注意不能使用禁藥

隊醫隨隊治療和一般門診治療不同之處,在於藥物選用必須顧及禁藥使用,治療目標也不單純以健康為主必須顧及競技表現。舉例而言,注射性治療之藥物選用以葡萄水增生治療,而不能使用類固醇注射控制疼痛。

此次隨隊中亦有場邊貼紮腳踝,反而可能在纏鬥中成為對方攻擊之目標,必須討論是否進行貼紮之議題。格鬥競技當中競技減重過磅並回補,也是一大議題,如何減重但同時盡量不影響體能,過磅後快速回復水分和身體能量,在量級中佔有優勢,隊醫也透過遠端國訓中心營養師的協助,順利完成目標。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6/8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