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疼痛就是網球肘嗎?醫師教你「判斷關鍵」在此

一位格鬥競技運動員即將參與國際比賽,在提升訓練量反覆練習快速出拳後出現手肘腫痛,無法彎曲到底、旋轉時活動度下降的情形。他覺得很納悶,明明沒有任何外力傷害,為何手肘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無獨有偶,一位身材豐腴的年長女性平時幾乎沒有運動也沒有做家事,除了膝蓋痛來就診之外也因為手肘卡卡緊緊地想一起檢查手肘疼痛的問題,詢問醫師是不是也得了網球肘?經過動作測試、超音波與X光檢查,最後診斷是肘關節炎。

手肘痛可能的原因不只網球肘
許多人聽到手肘痛,就想到網球肘。實際上手肘疼痛的原因很多,除了廣為人知,因為手肘外側負責做出翹起手腕功能的肌腱接點病變發生「網球肘」(外上髁肌腱炎)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可能的病因。其他肌腱病變例如手肘內側的「高爾夫球肘」(內上髁肌腱炎);手肘也有許多負責彎曲、伸直和旋轉肌肉肌腱可能發生肌筋膜炎與肌腱炎。

此外,在手肘正後方的凸起,有時會因為過度使用或創傷發生積水腫脹,發生「鷹嘴滑囊炎」。手肘內外側負責穩定手肘活動的韌帶(連接不同骨頭的軟組織)亦發生韌帶傷害,而在活動時疼痛。關節內的軟骨與關節囊,也可能發生傷害或退化疾病——青少年運動員有可能因為外傷等原因發生軟骨剝離、年長者在手肘則比較常發生退化性關節炎,也有因為周邊神經病變產生的「神經痛」,造成不動也痛、伴隨感覺異常或麻木的問題。

關節腫痛及活動受限更可能是關節炎
肘關節炎有極少數人因為先天因素容易發生,不過多數和外傷及退化疾病有關。手肘發生關節炎時,不像網球肘等肌腱問題是手腕特定方向出力時才產生疼痛,關節炎較可能的症狀是腫痛及活動受限——通常會發現彎曲的角度變小,手肘放鬆時將手腕上下翻轉,活動角度也出現卡住的感覺。

檢查診斷方面可以透過X光與超音波印證、排除其他問題,X光常可以發現關節縫隙變窄、骨刺產生,復健科醫師用軟組織超音波則能再發現關節積水、軟骨病變和週邊肌腱韌帶問題。

治療方式
除了傳統消炎止痛藥物和復健物理儀器治療(電、熱療、雷射等),擅長軟組織超音波的復健科醫師可以在超音波診斷下抽吸關節積液、注射藥物治療,類固醇注射有助於控制急性發炎,玻尿酸注射則在短時間內有輕微下降疼痛的效果,增生治療也適用於協助週邊肌腱韌帶病變修復。

手肘關節炎的簡易居家運動
活動度訓練:維持關節活動度,每個動作緩慢活動至緊繃處

  1. 緩慢彎曲及伸直手肘至有點緊繃。
  2. 將手肘伸直,緩慢將手心向上、接著變換至手心向下的動作。

伸展運動:伸展放鬆周圍肌腱每次不須超過1分鐘

  1. 手肘伸直,掌心向上,接著抓住手掌向下伸展至手肘緊繃。
  2. 手肘伸直,掌心向下,接著抓住手背向下伸展至手肘緊繃 。
  3. 彎曲手肘,肩膀像上抬高,另一手協助將手肘抬升至肩膀緊繃感出現。 也可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xOzAKsaGo

肌力強化訓練:以不痛為原則漸進增加重量及活動度,啞鈴可以帶換為彈力帶或水瓶裝水等其他承重方式

  1. 前臂平貼桌面,手腕握住啞鈴,緩慢翹起放下手腕。 可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v2DyQ03do
  2. 以小啞鈴或彈力帶做訓練,以手肘為中心,手腕承受重量,慢慢變換手心向上到向下旋轉。 參考影片(4:08開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xOzAKsaGo
  3. 手腕握住重量,進行手肘彎曲和伸直。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OkdZ2ZXA8

小提醒:個別化的個人運動設計仍須仰賴醫師及治療師根據實際情形、合併疾病判斷設計。

(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uho.com.tw/article-56243.html

美秀集團女貝斯手摔下舞台髕骨脫臼!醫:髕骨脫臼非只是骨頭跑掉,隱藏這風險…

日前2022大港開唱,在最後一場美秀集團與盧廣仲的表演時,竟發生意外,唱到最後一首歌《罪愛1995》時,貝斯手婷文突然在台上跌倒,經檢查為髕骨脫臼,經紀公司隨後發文表示「髕骨脫臼不嚴重,但很少見,現已將骨頭復位,人在休息中。」復健醫師則提醒,髕骨脫臼並非只是骨頭跑掉,需要詳細檢查,而且有些患者會反覆發作。

髕骨脫臼並非只是骨頭跑掉,需要詳細檢查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表示,髕骨脫臼大多由創傷引起,大部分來自膝蓋非接觸性的扭轉(例如腳跟固定在地上,脛骨向外扭轉),或是內側遭到強力撞擊引發。大約有15-60%的病患會在第一次發生後反覆發作。因此無論是否手術,之後的復健訓練都很重要。

髕骨脫臼並不只是骨頭跑位的問題而已,髕骨脫臼時,常伴隨負責穩定內側膝蓋的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韌帶損傷,這條韌帶在膝蓋彎曲的前二十度尤其重要。

患者就醫檢查時,醫師可能會根據不同狀況安排X光檢查確認骨頭之間相對的排列、是否有骨折,以及關節面問題。復健科醫師透過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則可以知道是否有合併MPFL等韌帶損傷,進行注射治療,也可能依據檢查情形,安排後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

髕骨脫臼後五階段復健訓練

林杏青醫師表示,髕骨脫臼後的復健訓練,大致上可以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降低發炎、腫脹以及疼痛。

第二階段:恢復關節的活動度、組織的柔軟度。

第三階段:增加力量。

第四階段:增加動作品質和協調性。

第五階段:競技專項動作練習與準備回到賽場的訓練。

一到五階段是一個漸進式的光譜,彼此略為重疊,每個階段隨個人狀況不同,以二到六週為單位前進。

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復健重點

林杏青醫師表示,急性期可以冰敷、搭配消炎止痛藥物、物理儀器治療(冷、熱、電、光療),在疼痛可忍受的範圍下,可以以枴杖輔助和護具支撐下行走,也可搭配貼紮固定。伸展運動可以從坐姿或俯臥下「用力抱膝彎曲—-伸直」的模式逐漸恢復活動度,同時可以在不引起關節進一步產生疼痛下,漸進搭配在固定式腳踏車上,向前、向後踩踏。

第三階段復健重點

力量相關訓練以大腿股內側肌以及臀肌訓練為主,搭配核心穩定的練習,因為此時常常伴隨韌帶鬆弛不穩定,出力的方式也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再次脫臼,如果能有專業人士指導較能放心。這個階段也可搭配電刺激針對股內側肌刺激。由於大腿外展、外旋的肌力常常減弱,因此可以用彈力帶等方式加強臀部肌肉的穩定性。隨著肌肉力量逐漸增強,可以加入上樓梯等訓練(初期避免膝蓋完全伸直),以及向前及倒退走路、水中走路、跑步機等有氧訓練。

第四第五階段復健重點

整體肌肉力量提升、走路的步態逐漸正常、出力的感覺能夠重建之後,再帶入各種快速變換方向、快速出力、跳躍的相關動作訓練,一般競賽需求通常以兩腳單腳跳躍能力差距<10%當作標準。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8504

中風患者也需小心骨鬆 骨折機率多7倍!

骨質疏鬆是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骨折的機率比健康成人高七倍,常引發髖關節骨折,從而導致更嚴重的活動、生活功能障礙。台灣本土的資料顯示中風一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比例達4%,15年後更達到35%。

中風後無力側骨質流失快 上肢比下肢明顯
中風後的骨質疏鬆與停經後內分泌變化的骨質、因為年齡或藥物引發的骨質疏鬆不同,通常以無力側為主,而且上肢比下肢骨質流失更為明顯。從腦血管損傷發生開始,骨質就開始流失,流失速度逐漸增加,到中風後三四個月開始趨緩,至少持續一年的時間。患側大腿骨可流失高達14%的骨質,上肢可流失達17%,骨質流失加上中風本身就更容易跌倒,骨折就更容易發生,因此一定要及早預防。

中風後骨質流失變快 三可能因素
可能造成骨質流失變快的因素包括:

  1. 缺乏活動:健康有適度承重活動的人體骨質呈現「破壞與製造」的平衡,中風患者會在無法活動的肢體處出現骨質加速破壞,來不及製造的情形,因此偏癱側是最需要小心的地方
  2. 營養及內分泌因素:中風患者常被發現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B12、葉酸以及副甲狀腺素功能(有助合成骨質的內分泌),這些營養缺乏和內分泌功能不足都是骨折的危險因素。中風患者常常因為高齡本身、身體活動不便、吞嚥功能不佳、認知減退、社交活動減退導致缺乏適當的均衡飲食,進而缺乏適當營養素。同時維生素D也可能來自中風後行動不便導致曬太陽的時間減少。副甲狀腺素缺乏的原因目前則未完全清楚。
  3. 藥物: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會導致維生素K1減少,抗癲癇藥物(如phenytoin、phenobarbital、carbamazepine、primidone等)則會影響維生素D在人體中的合成。

持續復健外 更應進行運動與曬太陽
有鑑於上述各項中風後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中風後應該及早至復健科就醫,找出目前的問題並介入:及早訓練步態與承受重量的運動,在安全範圍內進行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同時矯正治療肢體張力、增加生活功能。預防骨質疏鬆應該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觀念也適用於中風患者:研究顯示每天曬太陽15分鐘就能對中風患者的骨密度有幫助,適度補充維生素D也可能有助減少骨折發生的機率。

然而補充各種營養素應先諮詢醫師,例如維生素K的補充可能和部分預防再次中風的抗凝血劑可能有交互作用,容易導致危險。無法從正常飲食取得充足營養素,也常和吞嚥功能不佳、認知減退有關,因此有相關問題應及早進行語言吞嚥等治療,促進咀嚼吞嚥功能。

若已經發生骨質疏鬆,應使用骨質疏鬆相關藥物治療。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部分新研究顯示:從剛中風開始就預防性使用骨質疏鬆藥物,很可能有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的效果。是否適合預防性使用,也可以在及早復建的當下和復健科醫師詢問討論。

(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

原始文章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332/